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Google 10的100次方計畫 - 末日鬧鐘(Earth alarm)

作者  igoo

類別 
環境保護

一個句子
        製作出一個地球末日的倒數計時器,每個人都有能力讓這個末日時間一分一秒的往後退,讓搞環保的行為,變成一種集體拯救地球的任務。
深入描述
        “The clock is ticking.”我們都知道雨林、冰山、物種、臭氧層正在消失,但是速度有多快? 垃圾、污染、溫室效應不斷擴大,但是數量有多少? 這些都正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著,惟無統計數據的提醒,讓我們毫無危機意識;讓這些危機似乎也只是成為一種沒有迫切性的常識;讓人類一步步往資源殆盡之地而不自覺。今天若我們可以隨時查看這些危機進行的速度,且我們的所作所為可即時反應在這些數據上,是減緩抑或增加了這些危機的速度,都可對我們產生很具體的警惕作用,”the clock is ticking.”,地球末日的鐘已經啟動,但是這是我們人類可以控制的鐘,是否停止它還是撥快它,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決定,即是本計劃試圖喚起的人類共識,計畫詳述如下:

技術概述
 1. 成立一個末日鬧鐘環保組織,負責綜合世界各地的汙染研究數據。並且在網站上以簡單指標的方式即時呈現目前的汙染情況,提供幾個指標性的數據,例如碳排放量、臭氧破洞擴張速度等作為參考,以提升民眾環境污染的危機意識。 
2. 同時該組織會製作一個地球末日的倒數計時器,而每個人都可以藉由日常生活減碳任務的達成、汙染源的照片檢舉等舉手之勞的行為,讓這個末日數字後退。        
        舉例來說:假設根據數據與合理科學證據推測,150年後的地球,因為海平面的升高、氣候的劇變種種因素,將不再適合人類生活,。當全世界的人們知覺到了這個期限實現的可能性時,便會引發一股急迫感而不再覺得環保議題的事不關己。而末日鬧鐘網站上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那們簡單可行的,讓每個人用舉手之勞就可將末日鬧鐘的期限給往後延,這個活動制度將可激起人們響應環保的思維,甚至成為一種”環保慾”。  
3. 並可以將末日拯救數據的資料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統計,以激起國與國間的競爭意識。倒數計時速率將會根據各國污染控制的程度的所得到的平均值,人民將可由網站上查看各國推向末日的速度是否高或低於平均值,作為監督及反省之效。 讓全球人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力量拯救地球的健康,即使是舉手之勞也能換來幾秒鐘的地球壽命,這種齊力將末日的倒數延後的活動,以數字、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給大眾,將帶來一股前所未有的全民救世活動。

解決問題
         以負面增強的作法,警示共同生活在這世界上的我們,末日已經不遠了,但我們仍然有能力將其時間不斷延後再延後,我個人今天少用一件塑膠餐具可能算不了什麼,但是假如六十五億人都這麼做呢?少用一雙竹筷、一只塑膠碗、甚至一片尿布,其影響力將令你我大為吃驚;當人們在作好自身行為之後,將會把目標轉向監督各項工業等大型污染源,屆時朝保護地球的目標又跨進一大步。利用末日鬧鐘具體化污染的可怕,並且喚起各國人民對於環境污染不自覺的情況,並且讓全球民眾了解到環保不只是個口號,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讓環境更好,而進而身體力行。

受惠者與原因
        全球民眾、飛禽鳥獸、花草樹木以及這個星球上所有的居住者。
        可以因此網站的公開資訊,激發個人改善環境的動機、並且藉由污染數據與檢舉活動督促政府與企業改善環境,減少因環境汙染而增加的醫療等社會成本。

採取步驟
1.成立末日鬧鐘組織定期蒐集與監測各地區環境檢測資料。
2.建立網站維護資料,並以動態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給大眾,結合如Google Map、Google Earth等技術加以呈現。
3.以科學的方式推估世界末日的時間,以製作末日倒數時鐘。當有汙染降低、任務達成的時候,末日的時間就會適當的向後推。
4.設計二氧化碳計算機,並且定期舉辦拯救地球任務,如:個人節能減碳、照片檢舉污染源等活動,增加該網站的知名度、影響力、參與者的動機。
5.屆時各大企業也將基於企業形象以組織之名熱心參與,以企業的能量進行更高難度的任務達成,達成更大量的減碳績效,也就是為地球求爭取更多時間),如此一來各項綠色技術與再生能源的研發速度也將加速進行。

理想成果與如何衡量 
       最理想的成果為全球民眾對於環境保育的危機意識增加,並以身作則落實環保行為在日常生活中,企業則肩負起更大的責任以組織或研發力量來協助改善地球環境。        
        衡量的成果為網站的閱覽人數以及舉辦的活動成效(是否能有效改善環境);第二階段也可藉由各地的末日小組所蒐集到的資料加以分析,世界的污染程度是否確實有效降低。屆時希望該網站能成為國際間環保貢獻評比的重要參考網站。

沒有留言: